09月22日, 2014 5次
結婚隨份子(以為占了便宜,實際虧大發了)
結婚隨禮,人之常情。然而,“人情就是債”,這樣的禮金終究不是囊中之物,如果對方還沒有結婚,那么這“債”遲早是要還的,而且還得視“行情”連本帶息地還給人家。如此看來,如果新婚夫妻不善打理禮金,那么日后反倒會給自己帶來額外負擔。這里就要給新婚夫妻們提個醒,盡量不要將這筆“人情貸款”輕易花掉,而是要學會合理規劃。
又到一年一度的結婚高峰,阿晨如期舉辦了自己籌劃已久的婚禮,等宴席結束,小兩口一算賬收了足足12萬元的紅包,起初阿晨和妻子卡卡還喜滋滋的,但是卡卡可是個“財迷 *** ”,經她一算,情形就大不一樣了。
原來這12萬元中有4萬元是雙方父母給的賀禮,可以不用歸還,1萬元是去年國慶結婚的親戚的禮金,他們結婚時夫妻倆已經送過禮了,這可以說是“資金回籠”。剩下的禮金是一些親戚、未婚同事、朋友送的,而這些人大多都已進入適婚年齡,一旦對方結婚了,還是需要回禮的,只能說是“暫時保管”。不過,按照“慣例”,這筆回送過去的金額一般都會根據當時“行情”,連本帶利地歸還。如此算下來,阿晨這對小夫妻雖說收的禮金挺多,可是少說也得有60%的禮金要“連本帶息”地如數歸還。算來算去,這對小夫妻倆頗有壓力地感嘆起來,“這筆禮金,簡直無異于貸了一筆款啊?!?/p>
讓我們再來看看阿晨婚禮的“行情”,禮金起步一般在200元,而結婚成雙后,大多是400、600元??墒菍嶋H上,這對小夫妻才剛工作沒多久,如果以后每個月都有這么一兩個朋友結婚的話,那就得過節衣縮食的日子了。最后,在卡卡這位“財迷 *** ”的帶動下,對于這筆禮金該如何使用,小兩口終于達成一致意見:萬不得已不能動。具體細節上,他們先是將一部分存起來“??顚S谩?,要知道,身邊親朋好友結婚的不可預知性較大,手頭需要留出一定的流動資金。與此同時,他們又留出一部分資金投資在流動性比較好的理財產品上,這部分收益明顯比存銀行吃利息要高得多。
的確如此,紅包作為新婚的之一筆收入,如何規劃其實滲透著一個家庭理財的概念,那么,作為新婚的小兩口,又該如何對待這共同生活的之一桶金呢?從理財角度而言,如何運用好禮金這之一桶金,直接關系到新人婚后能否一起走得更幸福。而說到禮金構成,更是有很多來源,比如家人、朋友、同事,還有長輩、領導等。至于如何理這筆財,之一個要素就是拿出那些不屬于我們的錢(像案例中該交給雙方父母的那部分資金)和一部分應急準備金,其余的才是小兩口可以打理的錢,關于這筆錢,更好是用一個專門的賬戶進行保存管理。至于案例中“財迷 *** ”提出的購買理財產品,也要重點提醒一下。關于理財,很多新人有一個認識上的誤區,認為理財就是投資,買理財產品。事實上,投資規劃僅僅是理財規劃的一個方面。目前,市面上理財方式有很多,對于理財不能只關注理財產品。如果資產配置不合理,抗風險性系數很可能就會比較低。
為新婚禮金犯愁的還遠不止阿晨這對,讓我們再看看下面這對小夫妻又是如何規劃的。
在一年一度的“雙十一”光棍節上,小孟和小袁幸福地踏入婚姻的殿堂,在熱鬧喜慶的婚宴當晚,小孟和小袁算了一筆賬,單辦婚宴一項就花了5萬元,而當天親朋好友的隨禮則有9萬元,剩余4萬元。
面對著這筆數目不菲的禮金,“到底該如何支配”成了擺在這對新婚小夫妻面前的之一個難題。小孟想了想覺得,結婚前,小袁家人出了30萬元首付,在經濟開發區買了一套55萬元的新房。如今他們結婚了,何不把這4萬元直接還貸,也好減輕一下家里的經濟負擔?妻子小袁也很認同丈夫的看法,“早日還完貸款心里踏實,再者說,我們都有穩定工作,每個月的收入還算可以,只要合理規劃家庭財政,‘小金庫’總會積蓄成‘大水庫’?!?/p>
現實生活中,類似這種用禮金還房貸的小夫妻還不在少數,這部分人大多家境平常,因此打算把“之一桶金”用于還房貸,以減輕生活壓力。